海洋环境保护专家——杜琦
作者: 时间:2019-01-14
杜琦, 1982年毕业於厦门大学,理学硕士,1982年起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工作,2001年4月起被聘为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水产养殖研究。
1983-1985年参加“福建省浅海滩涂渔业资源调查及区划研究”和“东海区大陆架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项目,本项目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6年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成果二等奖及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7月获“厦门市1979-198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还参加“闽东渔场自然环境调查”项目,1991年7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1990年度福建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三)。参加编写《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一书(1987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5-1987年参加编写“中国海洋渔业环境”一书(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1988年5月被评为中国水产科学院水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1989年参加“重金属污染对养殖生物影响的研究”项目,1993年获福建省“七五”环保科技成果四等奖(本人排名第三)。
1988年11月-1989年12月,与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程兆第合作承担“文昌鱼人工育苗及饵料培养研究”项目,在国际上首次育出了文昌鱼苗,完成了课题预定任务,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增殖、保护作出了贡献。
1990年1月-1991年5月参加“大鲵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在沿海城市养殖大鲵的成功经验。研究成果被许多学者和养殖户引用。研究论文被评为1995年度“动物学杂志”优秀论文。
1990.4-1994.9,参加“福建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项目,摸清全省海岛基本情况,为海岛开发利用奠定基础;1995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员筜湖水产资源调查”项目,为员筜湖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1997年获得“八五”环保科技三等奖。
1992.11-1996.5主持国家科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毛对虾营养参数及饲料配方研究”;填补对虾营养研究方向方面的空白,项目经国家科委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944.5-1997.6,承担GEF/UDDP/IMO 《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项目“厦门沿海水产养殖污染的控制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RAS/92/G34-1.2.3.4~1.2.3.7),为海域污染和管理提供科学数据,1997年初月通过成果评审。
1993-1997年承担“福建渔业环境质量管理研究”项目,主持编写《福建省渔业环境质量状况》一书,1997年7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9.7-2002.11 主持“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开发”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并在全省推广,推动全省对虾养殖模式的改变,在不增加养殖面积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2001-2003年主持“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灾害测报研究”项目,分别对不同赤潮生物的生态习性进行研究,了解赤潮生物的分布,初步掌握了几种赤潮生物爆发赤潮的环境条件,为赤潮灾害预测预报打下基础。
2002-2004年担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及土池养殖项目首席专家,负责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编制等,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2002年-2005年参与863重大项目“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福建示范区建设,本人为专家组成员,主持编写“船基监测系统实施方案”和“福建示范区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书”,担任863福建示范区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1999-2004年主持“福建主要港湾水产养殖容量研究”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获福建省科技二等奖。
共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70多篇。
福建省水产学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冶山路26号2幢
电话:0591-87827542
传真:0591-87827542